分类:正经

年末总结

2014最后一天再不写就晚啦。

这一年算是人生中身份转换的一个节点吧,再也不能当学生仔了(但是还可以装嘛)。

工作元年,先来捋一捋工作。

一年里一共参与了8个项目的策划,从单一模块到整体策划,从老大步步把关到后面几乎任由发挥,底气渐长。

可以确定的是,策划这个工种的确是我喜欢的工作,亲手搭建一个产品的架构,并雕琢细节逻辑和功能点,看着它一步一步从想法变为现实(虽然还是那句话: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_-),于我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但就策划的内容来说,应该依旧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初始不觉得内容会对自己有影响,但有些时候真的深入需求核心时,却发现背后隐藏的情感与痛点,和自己三观相悖,要去琢磨与自己三观相悖的功能且深挖,非常痛苦,做出来时,自己也不感到开心。所幸现在看到一个方向,虽然不知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但至少可以开始准备和尝试。

沟通方面,最大进步应该就是不用再以卖萌为生了吧QAQ虽说和开发小哥们沟通需求时,最好用的就是卖萌撒娇,但成为一个在大家眼中靠谱有条理的人更具有持续发展性。明年会继续努力,用更加简洁易懂的句子阐明自己的需求。

 

生活方面

今年最大转变应该是更加注意身体了。学生仔时代真是熬夜无极限觉得0点以后睡觉是常态,工作以后惊觉这种作息是有多么不健康。身体状态在9月滑至低谷,连着国庆回家休养了半个多月,似乎缓过来一点点。

回到深圳后,报名参加了剑道俱乐部,虽然一周只去一次,但好歹是有了运动量。最近几节课,看已经上甲的师兄师姐们练九刀,一招一式都做得非常漂亮标准,想到自己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就有动力在冬日的早晨早起去练剑道啦!不得不说额外收获就是道场真是声控的福音!一旦用到丹田发声,大家的声音都好听到cry,这个时候如果忸怩怕羞,出声很小的话,倒还显得特别猥琐←←

除了剑道,每周也都在坚持上古琴课,每天练琴。今年学了《凤求凰》、《祥音》、《湘妃怨》、《酒狂》、《普庵咒》、《关山月》、《阳关三叠》、《仙翁操》、《秋水》和即将收尾的《平沙落雁》。按理来说对古琴的兴奋期已过,可竟然在心烦气躁或在外旅游时,总是会心痒难耐想碰琴。下半年开始对琴音的好坏有感觉,听到好琴的奏出的曲子,都会有种感动到要哭的感觉。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一生挚爱呢!

出行方面,今年清明节与钙子去厦门旅游,海蛎煎和芒果真的好好味!五月中公差去沈阳,拉皮真的好好味!九月初团建去了日本,只能说跟团很坑,有机会一定要自由行再去一次,日语居然还能勉强应付日常对话,被自己感动了╥﹏╥ 十一月中旬公差去北京,前领导请客等座3小时吃涮羊肉并且见识到了PM2.5帝都虽好,但还是要珍惜生命……15年目前已经敲定的是1月上旬和LIKE一起杭州行,机票便宜得让人不得不买!

2014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思想上的变化太多太复杂,在这里铺开就要成流水账。

总的来说,这是有积累也有质变的一年,想明白了一些事,对没想明白的也正在有方向地努力着。

星座运程上说白羊座明年各种升职加薪赢取白富美,不知道会不会成真嘛~

新年快乐^^

 

 

九月杂记

九月里竟然有那么三四次都有记录的冲动,委实难得。

但终归是没提笔,思绪纷杂,单独成文嫌短,编成微博又嫌随意,发朋友圈更有装逼嫌疑,索性攒到月尾一并了结。

 

关于阅读

去年列了一堆阅读计划,最后堪堪读过30多本书,其中不少还是小说一类,的确不够长进。所以今年年初便给自己定下每个月至少5本书的目标。执行至5月底发现效果不理想,自己找了不少借口,比如想看的书资源太难找又不想买或者不慎挑了一本页数过多言语晦涩根本就是一个月都看不完的一本书之类的,所以6月开始改变计划,每天坚持早起阅读,不管多长时间,但一定要读。

以前倒从未质疑过自己是热爱阅读的,可大学时期看的更多的还是各种小说,不能说毫无帮助(至少大学里,甚至至今都认同的一句话“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得到它”还是出自一篇耽美文-_-),但一旦涉及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自己的积累就显得捉襟见肘。整个6月处于相当迷茫的时期,遇到很多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但总觉耽溺于细节,活得被动。

想起《三体》里关于高维和低维的描述,身处三维的人总是可以轻易理解二维的事,但二维的事物却很难明白三维的人,正如人也很难明白四维以及更高维的事物。但是在无意中看到黑客余弦的自我介绍文章中也提到了相应的点。令他明白这一点的是《时间简史》。于是我想 这是不是可以作为我的起点。啰嗦那么多,其实只是要说6月的新阅读计划里第一本书就是它。

即使是经过大幅精简润色的译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时间简史》阅读起来依旧不易。挺着每天至少20页,花了半月有余的时间总算看完,并非所有东西都明了,但依靠着能看懂的部分,也感受到苍之涛里慕容诗的台词:“我们真的就像大海苍苍波涛上,那些浮浮沉沉的小木片”。无甚新意的句子,却有了更深的感触。这本书没有解决燃眉之急,但始终坚信它的影响会触达生活与思绪的细枝末节处。

在之后的两个多月里,阅读的习惯终于保持了下来,日均时间也从20min提升到了50Min,经历了《时间简史》的晦涩,再看其他书明显轻松许多,因此阅读量也上去不少。也就在一两个星期前,突然感受到了阅读积累所带来的质变。曾经看过的互不相关的书里提及的点都串联了起来,就好似经脉被打通了,对于工作正在跟进的项目的规划突然变得清晰。凌晨3点半醒过来,思绪多得快要把脑子都挤爆,只能爬起来奋笔疾书两个小时才作罢,待成品PPT出来时,有种武功精进一个境界的畅快。

不过这不是结尾。也就是在这一两个星期里,体味到“想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这句话没记错的话应是出自这几天看的武侠小说,就看到这么一句的一刻,明白了为何即使自己想得通透,这两个星期事情依旧不如预想中的那样。自己尚且只迈出第一步,而第二第三步远比第一步要难得多。

 

关于婚礼

20号休假回家,意在参加21号高中挚友大宝的婚礼。

这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比起与父母同去的那些陌生的长辈子女的酒席,有了更多的感慨。

婚礼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举行,摆了约四五十桌。我到得不算早,场内的酒席已经快要坐满,大宝的亲戚引我至靠近舞台的一桌,仅这一桌有1个我认识的同班女生,只剩一席,与同班女生间还隔了一个,所以并没有太多机会聊天。

在仪式没有开始前,舞台投影循环播放大宝和她老公的婚礼视频,视频内容是他们的婚纱照和今晨迎亲的一些花絮片段。

我看着已为人妇的大宝,想起我们的初识。

高一住宿舍,有学生宿管晚上会来查房。夏末的夜晚,大宝特别屌地敲门进来,一手端着一块西瓜,一手指指点点说这里要打扫哦那里要收拾哦然后又屌屌地出门走向下一间宿舍。我们这厢关了门就开始翻白眼:尼玛不就是个宿管要不要那么拽哦!

一晃一年到了高二,和大宝分在同一班,依旧不相熟,不过发现了大宝和记忆中的貌似不太一样,貌似挺随和的一姑娘,从不傲娇不发脾气。大约是高二下学期,大宝成了我的前桌。我和同桌还有前桌后桌6人渐渐玩成一团,课间最爱的便是扑克七鬼五二三一。七鬼分缴分制和挤分制,我们常玩挤分,当牌叠剩的牌还有几张时,大家都会很有默契地开始过牌,因为这个时候先出牌的人最无优势。这里的大家不包括大宝,玩过那么多次,大宝依旧是最缺心眼的那个,许多次仅剩几张牌时,大宝依旧抢着要牌。完了之后大家都笑她,放今天来说应该就是叫呆萌吧。

随着七鬼麻将烧烤的次数递增,我与大宝也愈加熟络。忘了是怎样的开头,曾有那么一个晚上,我们买了两份文化巷的印度菜菜酸奶,回到我家里,边吃边看宫崎骏的动画。一部《幽灵公主》,一部《风之谷》。看后一部时已近深夜,记得大宝一直和我强调片子越到后面越好看,可我还是睡着了。。醒过来时看了个结尾。这么多年过去,我能记得的,也就是大宝和我说《风之谷》是环保主题相关的电影,以及夜半醒来时看到大宝在身旁时安心的感觉了。

到了大学,各奔东西,联系极少,假期固定原来的6个人能小聚一次,再无更多。巧的是大二时的暑假学新东方,竟然碰到了大宝。大宝的睫毛有几根非常地长,我心里想大概是fashion界新宠问了会不会显得太乡土所以忍住。倒是午饭时大宝自己说起来,原来是种了睫毛,结果没几天就掉得只剩那么几根了-_-笑尿了好吗!笑归笑,心下却也佩服大宝的坦然不矫作。

去年年底大宝带了男朋友,也是她现在的老公,来见我们几个当年一起打七鬼的朋友,并告知婚期应该就在今年。

仪式就要开始了,视频已经停止了播放,司仪登场。

第一个环节,是新娘由父亲挽住,从门口走向舞台,新郎则从舞台出发迎向新娘,由新娘父亲将手交到新郎手中。

全场灯光暗了下来,庄严的音乐响起,宴会厅大门打开,晃眼的追光灯立马跟上身穿婚纱的大宝随她和她的父亲移动,直至宴会厅中央。新郎接过大宝的手,半膝跪下许诺“从我第一眼见你我就爱上了你……或许我以前做得不够好,但从今天起我一定更加体贴照顾你,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

我有些想哭,只因看到了大宝,想起以上种种,想起大家的少女时代。

隙中驹,石中火, 梦中身。

 

关于许诺,鲜少触及感动的神经。这样的表白,不知为何,第一想起的,却是《铿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谈话》里的一节。

这五六十年,全社会发展出一整套语言,煽情,造作,夸张,空洞,打开电视,几乎每个节目主持人都用这种语言说话,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这样说话,即使说的是真人真事,真挚的情感,语言却是空洞,夸张,造作,煽情,而大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我们是从丧失语言开始,丧失了传统,丧失了天性。

从来未曾质疑大宝的老公说的是真心话,他待大宝的真心我们都能看得到。可这些似曾相识的言语,不知在场的人们听过多少次。当台上司仪以貌似庄严的口吻麻溜儿地说出主持台词时,他是每次都怀着同样严整的心意与祝福,还是早已麻木。

第一个环节结束,大宝与新郎都站到舞台正中,到了相互表白我愿意和交换戒指的环节。司仪示意大家聚焦到舞台,见证他们结为夫妻。而大家显然早已熟谙婚礼的模式,夹菜的夹菜,聊天的聊天。到两家老人发言,恭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台下掌声响起,在音量甚高的背景音乐对比下,显得寥落。之后的敬酒尚未过半,厅里的酒桌就已经空了一大半。身旁做酒店管理的姑娘说,婚宴就是这样啊,常有的事。

我问她,在酒店经常看人结婚摆酒,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她说,有时候挺感动的。

那是有的时候不感动吗?

因为有时候太忙了,仪式开始时也是正要开始上菜,所以就根本没时间看仪式了。如果有时间看到仪式了,都还是挺感动的。

 

她的眼神很真诚,我想,是自己想太多了吧。

 

台词虽旧,只要大宝听了觉得是真心,感动就好。

亲朋虽离席得早,只要份子钱到手了就好。

这一年看过的不错的书

上篇专门分出一节来说关于坚持阅读的事,觉得不过瘾,应该至少每年都稍微总结一下嘛。

科普或者理论知识类的书,大众对之有更加一致的评判标准。但针对杂文随笔小说一类,便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生经历不同,引起共鸣的点自然就不一样。如同《欢喜》里说的:

 有时候很平常的一句话,在有些人听来就是如雷贯耳、醍醐灌顶,其实这句话本身不一定非常深刻,落花无情,流水有意,只是在某一点上恰好与它自身的频率一致,产生了共鸣而已。

一本书里只要有这样的一句话,我认为于我而言就是有价值的,即使整部书看起来就是小白脑残。

 

1. 《欢喜》 by 吴伯凡 梁冬

(豆瓣在线阅读:http://read.douban.com/ebook/550378/

我在此前并不知道东吴相对论这个节目,单纯冲这名字去看的。从书摘字数上看,收获颇多,且对我的观念产生了世纪性影响。

其实在管理过程中,理性是不完备的,很多时候,与其说他是在解决问题,不如说它是在制造问题。有一种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管理行为,这种东西我们称为爱,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灵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爱能共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可能受本科时的教育影响,看待事物的方式逐渐偏向逻辑和理性,觉得如果沟通的双方都能明确客观情况,那么共识是很容易达成的。这样的想法却忽略了人类巨大的思维差异。这个时候倒真是不如用感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更加效率。《欢喜》中这一段强调爱,我更倾向理解为人之间共感和同理心。在书中想匹配的例子其实真心俗套,可我就醍醐灌顶了。在实习期里,这一段话转化为“和开发GG认真分析这个需求有多么急切不如妹子卖个萌”的真理╥﹏╥

另外,同系列书籍《无畏》也已经在豆瓣上架(http://read.douban.com/ebook/1891395/),前两日读完,倒也有收获,不过比起《欢喜》,仍有距离。

 

2. 《倾听术》(日)松桥良纪

(豆瓣阅读地址:http://read.douban.com/ebook/1738282/

七万多字的小书,且由于是案例代入,以及译本原因,很快就能读完。书封的文案让这书看起来就像吹牛逼:年间,一个毫无销售业绩、说话脸红的销售员变身为全国销售冠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从来不信这些文案宣传,就好比电影预告片一样=。=

但这七万多字却的确让我有了感悟,不讲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些可以较快就能开始自行实践的技巧。并且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并非活跃话多就可以轻松经营人际关系,这里同样有效率问题。引导对方开口,并给与适当的回应,事半功倍。而这一切都源于会倾听。

 

3.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

(豆瓣阅读地址:http://read.douban.com/ebook/1247031/

和前两本书明显不是一个量级的作者。。我想我和作者是正好相反的人,所以会羡慕她。

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多浪漫~可我明白自己这样的性格,独自上路的收获远远小于结伴同行。而我选择的生活,让我在短期内也无法毅然决然就放弃所有开始这样的一段旅途。

自己真正在意的不是去过什么地方,有过怎样的经历,而是从这些经历里感悟到了什么。这本书恰巧就是这里打动了我,让我羡慕她可以去经历这些事并有了这些感悟。

挑一段感触略深的话:

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他们听来只是无关紧要;我认为很值得气愤的言行,他们却觉得稀松平常;我说鬼才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自杀了,他们说今天冷得必须穿保暖裤;我说看了一个纪录片说外星人可能是人类的祖先,他们说鸡蛋涨到一斤四块七毛九了。渐渐地,我就不爱跟他们聊天了。我能跟一个素未谋面甚至可能永远不会谋面的网友讨论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却没法向天天见面的爸妈解释明白我为什么喜欢戴帽子。

单独拎出来看,感悟和旅游完全无关。可谁说旅游中的感悟必须要和旅游有关呢。

另外,这本书要败就败在作者那条理不清晰的叙述顺序上……有种好随性想写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感觉= =

 

4. 《南下打工记》 米周

(豆瓣阅读地址:http://read.douban.com/ebook/1083828/

行文是我很中意的风格,轻松又智慧的感觉。小故事里带出的一些观点让我感到耳目一新,是我觉得整本都很棒的书(虽然整本也没多少……)

“这种事情太正常不过了,可能你把它看成是行贿,所以才不自在。”
“难道不是么?”大飞反问。
“在我们销售看来,带客户出去放松放松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嘛!其实我们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让客户开心,他们开心了,才会在我这里买东西,这是很顺理成章的。“
”但关键是我不开心啊!“
“那就说明他们没找对路子。你总会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关键就是:投其所好。”
世界上总有一样东西会打动你,这东西不会不存在,只是它们有”高尚“和”低俗“的区别。
米周还有其他作品,例如《旅行故事》系列,看过第一本,都是旅行中一些小故事,读起来无压力,但故事质量也算有参差。还是《南下打工记》更合我意。
5. 《悲观主义的花朵》廖一梅
自从年初看过话剧《青蛇》,我就明白了去年看《恋爱的犀牛》时我那心潮澎湃根本不是因为自己跟着入戏,而只是话剧院这个环境本身的震撼效果。爱情方面的观念,《恋爱的犀牛》基本是无法引起我的共鸣的。《悲》只是我看到这名词纯粹好奇才买下来的,起初翻了几页,觉得真是颇有《恋爱的犀牛》风格,不是我的菜,便弃置一旁。直至某日如厕实在是没看的,才又再调出来继续阅读。大概脑回路还是有差别,尚未习惯廖的行文方式,所以读起来缺少酣畅淋漓的感觉,但依旧找到了共鸣点。而这些共鸣点在她的笔下更是写得入木三分,我这就要潸然泪下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充当过聆听者的角色,去劝慰身边那些感情陷入矛盾的朋友。开始我们总是会站在朋友的一边,告诉他们对方有多么混蛋,多么不值得,但是后来我发现那根本没用。于是我开始反思,作为求助者本人,是否在很多时候忽略了自己身上的问题。
很多人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而那些不愿意看见又一直存在的,才是他们痛苦的根源。
btw,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文字方面还算啊通吃,尤其青年作家。可很神奇的是,我就是没办法读颜歌的书超过10页。从高中开始的《关河》、《异兽志》、《良辰》,到最近的《我们家》,基本无一例外。明明觉得名字一看就是我喜欢的菜,可就是没办法读下去。。

 

其余比较有收获的,大都集中在和自己工作有关的方面。改日再重开一篇进行整理好了,当下还处于积累阶段=w=

另外感觉这篇都快成豆瓣阅读的软文了…… 蛮中意豆瓣阅读的精品阅读定位,省去找书的时间,且app的UI也是自己喜欢的。目前基本功能算是比较完善了。虽然在知乎上看多数人更愿意给都看阅读点赞,也曾试用过,不过觉得还是豆瓣阅读更符合自己的习惯:D

1 2 3 4 5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