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正经

没有机会说出口的生日快乐

今天本该是妞妞的13岁生日,但她已经在10月4日离开了。

妞妞在2011年11月21日出生,2012年初时因为她的舅舅,也是当时我们家养的狗狗车祸去世了,妞妞的第一任主人不忍见妈妈伤心,就将妞妞送给了妈妈,从此在我们家一待就是12年。

妞妞是我们家养的第一只妹妹仔,性格很内向怕生,但神奇的是她第一次见到妈妈就表现出了全心的信赖,其他人抱她,她虽不会反抗,但是会紧张得一直全身发抖,妈妈抱她就不会,这应该还是有些缘分。同时她还完美诠释了“跟屁虫”,在不牵绳的情况下,也是一步三回头地看妈妈是否在附近,我们完全不担心她乱跑。

在到我们家第2年(2013年)时,她的脖子受过一次伤,我在博客上也有过记录(http://www.cyys.net/wp/archives/796),虽然日志的语气没那么严肃,但当时的情况其实挺不乐观,送她去医院陪她打点滴时,一度担心她真的熬不过去,幸运的是最终她还是活下来了,并且活到了12岁,一个对于小狗来说已经算长寿的年纪。2013年的这次受伤,虽然没有非常影响她后续的行走,但也导致她没办法跨越大一些的台阶,出行更加依赖妈妈,在后续几年里也有过几次看起来比较危急的情况,但最终她也都得以顺利康复。只是她的疝气越来越严重,肚子下面像坠着一个小鹌鹑蛋,在她七八岁时我们去过一次医院,那次医生就说年纪也大了别动手术了,倒是没想到她有这样活了四五年。

在这些年里,她真正亲近认可的大概只有妈妈,她会因为妈妈离开家难过,但也会因为妈妈提前和她解释说明,最终安静看妈妈离开,她应该真的听懂了妈妈的话。而我也是在13年她受伤时照顾她才受到她的认可,每次放假回家她都会开心地迎接我,只不过因开心的表现,随着年龄增大而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从最开始的疯狂转圈、激动地哼哼,甚至还有点尿失禁,到开心奔过来高频摇晃着尾巴,压下耳朵等待抚摸,再到迈着小碎步过来舔舔我的手,再到今年国庆节最后一次,她甚至已经没有力气出窝,也没有力气摇尾巴了。

因为她受过伤以及七八岁之后又那么几次危险的情况,我似乎一直在为她的离开做心里建设,后面几年回家,我和她的互动主要就是帮她挠脖颈和耳朵,当我停下手时,她会主动走到我手附近蹭蹭让我继续,只有此刻我觉得她是需要我的,我也会在回家的日子里尽量多帮她挠一挠。今年初因为怀孕,因此春节并没有回家,我总是隐隐担心,会不会去年春节就是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但幸好,她等到了我今年国庆回家,甚至还见到了小蛋总。这次见到她,她的状态已经非常不好,无法走路了,像是强行续了一口气在等我们,我像往常一样挠挠她的后脖颈,发现她已经接近瘦骨嶙峋。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各个器官都已经衰竭了,子宫里还有脓,年纪大了再做手术容易应激。在打了一针之后,她的状态有些好转,我们都在想是不是她又能挺过这一回。但就在我10月3日带着小蛋总去奶奶家后,10月4日上午妞妞就走了。我还记得3号中午离家前我又帮她挠了挠脖颈,没想到那就是最后一次,我以为至少她还可以撑到5号我带小蛋总回来。爸爸怕打扰我们在奶奶家的行程,并没有第一时间和我说,而是5号来接我时,才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妞妞在我们家的生活痕迹,她的窝、喝水的碗、她的小衣服,都已经全部被抹除。

我知道妈妈只会比我更难过,我们抱在一起大哭一场,她说心里就好像空了一块。除了我和妈妈,其他人都只觉得这不过是一只狗而已,完全无法感同身受。我庆幸我还没有回深圳,没有留妈妈独自一个人面对妞妞的走。

时间是可以抚平一切,但时隔一个多月记录这件事,仍然涕泪满襟。如果妞妞来世为人,希望能和小蛋总相遇,做一对好朋友。

2022年终

尴尬的是2021年底没有写总结,也没有展望,现在准备写2022年总结了,总觉得少了点啥。为了避免23年底总结出现类似情况,今天还是得写。

2022年应该算是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吧,从未婚变已婚。整个上半年也几乎都在为筹备婚礼的事忙碌着。

22年春节,我和Air定好了日期、场地,并开始逐步推进备婚的各种事项。我们在15年的2月25日这一天在一起,7年后的2月26日领了证,不得不提领证前夕我竟然产生了一点恐慌情绪,Air比我适应得好,他觉得21年8月我们搬入新家之后就以“已婚”心态过日子了。领证当天我们去得蛮早,领完出来之后除了内心感慨一下以后填资料都要填已婚外,似乎也没有更多波动。接下来的备婚在前面的日志里记录得详细,就不再次赘述,但要提的是21年的装修和22年的备婚,无形中让我一直处于有压力与忧思的状态,身体变得不是那么好了。希望23年自己能更加关注身体状态吧。

所幸7月开始因为这些事情都已落定,工作方面暂时也没有非常急迫的事务,进入了一段令人舒适的规律生活中。这段时间我终于又重新捡回练琴的频率,或者说是学琴以来练琴状态与时间投入最好的一段时间。我也在22年结束了系统琴曲课程的学习,以《广陵散》作为结尾。这件事给我积极影响应该是深远的,源于“
十年前我定的目标竟然真的实现了 ”这件事,这种短期奶头乐根本无法取代的愉悦感以及自我认同感都让我在下半年里有了相对较好的精神状态。当然系统琴曲学习的结束不意味着重点,我确实是从里面感受到了更多乐趣,也有意愿进一步深入,我期望着在这条路上走更远。

在这段时间我也恢复了一些阅读。近几年的阅读量下降得厉害,今年初因为工作原因抱着明确目的快速翻过一些时尚和服装设计相关的书,对这个行业建立了基本的框架认知。下半年则因为疫情以及大会,开始关注起历史、时事,看的书籍也是领导人相关的传记,主要是周总理与江主席,被他们的人格气质所折服,对于后者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所作出的一些抉择,在了解背景后,更加佩服其气魄与智慧。另外下半年也终于磨蹭着把刘擎的哲学入门给看了,虽然只是入门书,但不得不说是费脑子的(毕竟我平时看最多的是知乎上的口水小说。。)。这本书确实很好,很多平时自己在胡乱想的问题,其实前人都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见解,23年希望自己能离哲学更进一步。

然后再说一说工作,相对平缓的一年。人事方面,心态有了较大调整,业务方面,竟然是在今年才猛然意识到,真的不是大厂就等于能力强。一个人做事时有没有自驱力,最终的成果实在是差异巨大。而大厂里面确实有太多人得过且过,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纯乙方心态,对于自己负责的事情,能浑水摸鱼最好。如果目前项目在做的事是大家能力范围内的,那确实还好。而当项目攻坚时遇到团队里有太多这样的人,结果真的非常糟糕。

再来说说游戏吧,今年上半年大概是被游戏奴役最惨的。方舟、哈利波特、暖暖、光与夜、绝对演绎,一天5份工。下半年减负,把哈利波特和绝对演绎给剔除了。光夜最近也几乎变成了周登1次。我心中的No.1还是给方舟,虽然周年庆时充值体验拉垮,但它的内容质量实在是太符合我的胃口,我也能感受到它们做内容的用心。哈利波特的用心程度我觉得是不逊于方舟的,前两周正好听过B占一个关于游戏音频制作的分享,里面有哈利波特的音频制作分享,确实被它们的音频细节所震撼。但它的流水依旧再难重现开服荣光——真是矛盾又残酷,能赚口碑、用心制作的细节不一定能带来与之相符的玩家投入。我没有立场斥责一些换皮或者用着既定商业化套路来盈利的项目,一定是有玩家诉求的存在才会有它们;我也没有立场鄙夷有这样诉求的玩家,何不食肉糜?但如果我能有选择,我希望我所参与的项目,面向的是对内容与用心有足够敏感度的玩家。

最后收个尾吧,明年就是cyys的第20个年头,但网站上还挂着溯洄十年,我应该是真的有10年没有碰网页制作了,从实习算起,这明年也是我工作的第10年。

How time flies.

2023年,平和的心境,逐步变强的体魄,琴学精进,保持阅读。

bgm-Melting White

一颗种子


文系琴院老师约稿,而我本也想专门记录一下自己学琴至《广陵散》的一些心路历程,所以就着这个机会写了,文风和过往的自言自语还是有些不同,部分装x嫌疑,但胜在自我满足感还挺强。文稿该谈的也都谈了,所以仅做些微改动后就同步到这里啦。      

      早在今年年初,张老师便同我说起,希望我能聊一聊,作为一名岳山老油条的学琴心得,我应承着说春节写,但那段时间疏于练琴,大脑空空,实在是连个屁都憋不出,便一直把这件事拖着。感谢张老师的宽容,直到中秋节前,她才问及此事,我很是愧疚,承诺中秋一定交稿。这次其实也有心想要做个记录,老师这么一问,更像是推我迈出落笔这一步。

       想要落笔的主要原因,是我终于摸到了《广陵散》。毕竟这首曲子,是十年前直接导致我萌生出学琴念头的曲子。那是我还在念书的2012年11月,学校邀请了一位老先生,做了一场关于“《广陵散》中泼剌指法在不同章节中的表现”的分享,这场分享偏学术,不懂古琴的我,理论知识确实听得一脸懵逼,但不妨碍老先生在用琴示范琴曲片段时,我竟然心潮澎湃地想要哭出来。第二天晚上老先生还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小型音乐会,听完后我已经激动地从“不如休学一年去学琴”脑补到“未来要给自己娃洗脑古琴最棒棒了!妈妈没机会学,你会弹的话妈妈会很开心嗷”,然后压着娃去学古琴的场景,当然作为一个乖巧学生仔,最后啥都没做,但心里就此埋下了一颗种子。

       待到工作稳定后,我迈出了学琴的第一步,然后才发现自己一来就喜欢的古琴曲竟然是十级的曲子,嗯,不愧是我,很有眼光。达到这个目标,看起来要花不少时间,但是我不急,就这样一步一步来好了。一节课学会一首古琴曲的班很多,真要硬找个老师直接教《广陵散》,我猜也不是找不到,但却本能地排斥着这种功利的心态,因为知道如果真的要弹好曲子,少不了经年累月的练习与感悟,我想我会更喜欢一步一步自然走到它面前的自己。

时光荏苒,从初次碰琴至今已经九年过去,和芮老师学琴也有七年了。这期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断了学琴,最长时甚至停了一年半,但最后又都再次回到课堂,这个目标大概始终在隐隐牵引着我吧。这些年里,我不太向旁人提及对《广陵散》的执念,甚至也极少听它,下意识地把这份当年激起我学琴念头的悸动封存起来,想等学到它时,才开封。近几个月,随着我的学琴进度距离它越来越近,我更加告诫自己不能刻意赶进度或挑曲子。当学完《潇湘水云》时,芮老师问,下一首想弹《梅园吟》还是《广陵散》,我回答“都行”,老师说“那就《梅园吟》吧”时,我也没有任何失望,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只想要更多的练习,让自己有更好的状态见到它。

       时间终于来到8月底,《梅园吟》之后再接《春风》并结课,芮老师说“这次回去预习《广陵散》吧”,我例行乖巧点头回答“好”。终于到圆梦时刻了,激动吗?意料之外地挺平静。或许是因为走到它面前这件事已经有了数年的铺垫,建立了足够的预期,也或许是因为在种子成树的过程里,我看到了《良宵引》的恬静月夜、听到了《阳关三叠》的折柳三叹、感受到了《醉渔唱晚》的洒脱随性;我惊叹于《梅花三弄》中三段同旋律泛音在不同徽位和演奏技法下呈现出梅花的不同姿态,也被《流水》里七十二滚拂所展露的大至江流奔涌、微至气泡升腾的精妙所折服——这些见于细节的情绪与意境,如无人指点和亲自上手练习,很难有深刻体会。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收获早已远超目标本身,以至于在触碰到它时,倒感觉平平无奇了。当然内心也仍然有些小小的骄傲:被《广陵散》吸引的人很多,但因为喜欢它而开始学琴,并坚持到学这首曲子的人一定很少。

       不过此时的我虽摸到了《广陵散》,但不少基础指法还远称不上合格,能当众演奏自信不出错的曲子也几乎没有,我没有以最好的状态去见它。不过没关系,终点也是开端,用余生的时间来练习也没什么不可以~

       最后真诚致谢我的老师,不仅是琴技与乐理上一针见血的严谨教导,还有通过具象化的方式来完成对曲意独到理解的表达,是我在学琴过程中能有如此丰厚的收获的直接原因,而这些收获也让我有了足够的勇气,怀着对古琴的热爱,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1 2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