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唠嗑

演出结束again

9月1日在演奏大厅的表演也结束了,这次与5月份的对比,虽然场子更大(千人以上),但却没那么正式了。彩排时感受很明显,演奏大厅的演奏效果明显好于5月份的小剧场,要是能有个这样的场子,天天练琴5小时!这一次的心态也进一步更稳了,上次上台,还会手掌发麻,这次不会了,不过还是有点使不上劲的感觉,瑕疵也比5月要明显,不过没关系了,总会越来越好的。

距离上一次写日志也都过去了4个月,那会儿还在学梅花,现在梅花和山水情都学完了,明天的课不出意外应该是最后一次山水情的细调,再之后就到流水了,预计年内能把流水学完,下一首曲子开个头。明年应该还会再参加一次比赛,希望能用梅花去。前段时间看了《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一个才艺比擂的场景,许鹤子跳舞前,是她的哥哥先吹奏笛子作为引子。不知为何,在我弹起梅花,想起关于这首古曲的故事(桓伊为王徽之吹笛),总会联想起剧里的这个场景然后就会开始很中二地发散——王徽之叫住桓伊让他揍一曲,桓伊没有说话,但开始吹奏梅花,但其实他的笛音可以产生幻境结界,所以随着笛声响起,街市边嘈杂的声音与人影消失不见,天空开始飘起雪花并铺满地,王徽之觉得很神奇,变循着笛声往前。雪越来越大,周围变成一片白,并开始出现梅树,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抽枝发芽生长,并开出梅花。风雪加剧,梅花越发繁盛,距离笛音也越来越近,似乎都隐约看到了桓伊的身影。正当王徽之欲上前,又来一阵大风雪,梅花瓣迎风飞扬。待王徽之能睁开眼睛时,周围安静下来,几瓣梅花落在肩头,再走几步,脚边积雪已经完全消散,王徽之又站在了初遇到桓伊的街市上,但桓伊已经不见了。而桓伊这厢藏匿在人群中看着王徽之左顾右望一脸大梦初醒的样子,傲娇心道“呵呵 晓得老子有多牛X了不”。每次怀揣这样的YY弹梅花就弹得格外有感觉,但凡按照正常理解“梅花傲骨铮铮,笑怼风雪的坚韧精神”时,就弹得平平_(:з」∠)_

另外还要说,5月的时候开始正式和一个央音的妹子学乐理了,加起来现在应该没超过10节课,5、6月时是很努力很正常的,到7月就开始放羊,现在准备复课了,看着一堆和声旋律大小调两眼发懵……决定这次还是要认真捡起来,把乐理学扎实(或许真的像妹子说的,自己尝试作曲后就能都用上也挺好?),乐理做为19年的年度目标,必须要努力哇。

以及8月加入了健身行程,请私教那种,没有什么急迫的愿望,只是深知自己不爱锻炼,又很怕身体出问题,所以就还是和同事一起报了,目标就是,一周能上2节课吧,对这个没有太高的目标。

在执行健康作息9个月后,回家后的时间利用率真的越来越低,经常躺着刷手机到很晚,太不好了,写完这篇日记后要改正!冒出一个想法,要不练一练冥想,这样中午午休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也保证质量,然后还是5点半下班最好。自从改成6点后,基本都是6点半才下楼,吃完饭回家都7点多了。

最后再补一补旅行吧,6.27-7.2去了日本,镰仓-箱根-东京2天自由行,因为自由行的原因,大概搞清楚了日本的交通是怎么回事,下次去日本应该也都可以自由行了,其实还比较简单。

演出结束

昨天是琴院的师生音乐会,在市音乐厅小剧场举办。

去年下半年老师就大概流露出了想要办师生音乐会的想法,那会儿我也已经开始为了比赛在准备《醉渔唱晚》这首曲子,所以大概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也有意愿的话,应该是能登台的。

如果放在一年前,我想我一定会不带犹豫拒绝这样的机会,但在有了花花这个导火索之后,觉得对于登台这件事,我可以不参与,但不应该是因为害怕而不参与。而登台的心态,一定是通过实战训练出来的。所以有了去年下半年的比赛和2次相对公开(仅限琴院内)的表演经验。最差的是比赛,上去时手都是抖的,弦都按不稳了,还明显弹错多处,后面的登台的状态开始有了好转,从琴院第1次登台的手紧气息乱但勉强hold没有大错,到第2次登台的气息有了明显改进,甚至还有闲心腾挪出来看看观众。

但时隔大半年,我也并没有参加琴院的什么雅集,且如果半个月不见老师再去还课都会紧张出错-_-所以对这次音乐厅的演出,还是有些担心……

不过庆幸的是结果还好,手仍然有些紧,使不上力的感觉,而且手掌发麻,但也相对顺利地完成了曲子的演奏,没有明显差错,在该有表现的地方,也都大概发挥出了状态最好时80%左右的水平。对比第2次演奏时,进步的大概是表面看起来的镇定感,以及曲子技巧和情感表达上的更多细化。这大概不止是前几次登台心态经验的积累,也还有近3个月以来没有疏忽过的每日练习。

应该是3月初开始,莫名其妙地坚持了一周左右每天1小时的练琴,后面竟然有些舍不得放弃这样的进度,然后就……坚持到了现在,每天至少1小时从来没有断过。每天至少3遍《醉渔》,从这首曲子有认真记录练习次数起(大概去年底?)到登台时也已经练了500多遍。

另外这次演出还解锁了新造型,原来是真的觉得自己完全不适合传统类服饰,但这次的搭配还让人挺满意,发型的话,化妆师帮忙卷了个刘海,后面编成辫子,就这样爱上自己ε=(´ο`*)))

除了古琴方面的联系,在5月初也开始了系统的乐理知识的学习,也是刷微博看一个央音作曲系在读的妹子为了攒请演出人员的费用所以有偿教学乐理,遂上车。现在大概学了3节课,觉得乐理真是……数学即视感-_-虽然学起来有点让人头大,但对于乐理自己竟然持有足够旺盛的求知欲,甚至爱上做题,真是很神奇啊……

不过想想,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数年前想过要做jazz-hiphop音乐主题站的想法说不定真的可以成真呢? 当年冒出这个想法时觉得,啊自己都不太懂曲式分析乐评这些,但应该也不会难,自己看着写应该也行,现在看真是图样。不过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拥有理论基础,根据自己理解去更深地了解作曲者的意图,就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现在的公务员作息上,这样过了小半年,觉得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真切地回来了,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ps本来想放今晚录的《醉渔》做一个里程碑纪念放上来,然而……大小超限=。=真是自己的博客还限制这么多,猫饼。

又见梅花

在春节前学完了《长门怨》,节后最近1个月上琴课都是以复习为主,今天是最后一节课,把《平沙落雁》和《鸥鹭忘机》都还了。问老师下节课是不是会开始学《山水情》,老师说这个放后面,先预习《梅花三弄》。

梅花于我而言虽然没有情怀上的特殊性,却有客观意义上的特殊性(唔,大概就是非主动无理由的列入特殊曲子,而是因为某些客观事件而认为它特殊)。小的时候是学古筝,考6级时弹的曲子就有《梅花三弄》,挺喜欢这首曲子。后面初学古琴时,翻看琴曲,眼熟的就只有梅花和广陵(都被移植为古筝曲)。15年初随第一个古琴老师学到梅花时,真是有种亲切又陌生的感觉。泛音部分是古筝移植部分最接近的,感到熟悉,但其他部分和记忆中的古筝曲似乎差得很多,因此并没有因为曾经弹过筝曲就能轻松地消化掉这首琴曲。

梅花在琴曲里算是有难度的曲子,被定为八级的曲子。15年初我学琴也不过就1年的时间,心里也有点惊讶怎么那么快就能弹梅花了。第一位老师教的是简化的版本,在难度较高的段落部分简化了很多指法,对速度也没有太高要求,因此也弹下来了。在学完梅花后,老师就让我回家自己消化,过个半年一年后再来找她。结果就是对琴越来越生疏了,处于半荒废状态..到了7月时觉得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就另外找到了现在的这位老师。

随第二位老师的第一节课,老师说让我随便弹一首曲子看看我的水平,我就恬不知耻地弹了梅花……那会儿谱子都忘了好多,弹断很多次,还要靠老师提醒,才把全曲给走完。那会儿老师和我不熟,还是相当客气地给了评语“对曲子还是挺有感觉的,但基础指法手型还是有问题”。那节课老师还弹了梅花的泛音片段并配以解说,印象非常深刻。泛音应该算是古琴和古筝指法里最相通且难度较低的一种了,但没想到老师弹出的泛音竟然真的能让我眼前看到冬日梅花瓣晶晶莹莹的景象来,和自己之前对泛音的认知与表达出现了极大不同,当时的心情说震惊应该也不为过——原来泛音可以这样弹的,原来古琴可以这样弹的。如果有朝一日也能有这样的表现力,从头学也真的不算什么吧。于是便真的又从基础指法开始了。

在16年中到17年9月期间,各种原因没有和老师上课,进度也停留在了《洞庭秋思》(现在想来也有天意,那段时间工作上的压力其实很大,也没有什么闲暇每天练琴),9月复课后差不多又复习到去年年3、4月才开始新的曲子。去年算算自己离30岁也没几年了,13年学琴时觉得30之前学到广陵应该妥妥的,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突然有了紧迫感,在学琴上投入要更多一些。梅花预期是在今年内一定会学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今天上课时,老师也说起来几年前看我第一次弹梅花,心想真是弹的什么鬼喔(果然人熟了,说话也就不客气了_(:з」∠)_),这次终于要开始学梅花了,感觉像是一个轮回。

回来的路上,我听着梅花的泛音段落,又想起当年第一次听老师弹梅花,想到梅花晶晶莹莹的样子,有些想哭,是又见梅花这位老朋友的感慨,也是能坚持学琴到现在的欣慰。

见到了梅花,离后面的流水、龙翔、广陵、幽兰就更近啦。

1 3 4 5 6 7 32